昨晚Opal跟爸爸洗澡,她說想在浴缸裡玩水,爸爸幫她放了一些水讓她在裡面玩。
後來爸爸洗完澡就先出來,女兒還在裡面玩,平常女兒有一罐慕絲是專門給她玩泡泡的,爸爸就留下那罐慕絲,把我們洗澡用的幾罐沐浴乳、洗髮精拿到浴缸外面的地板,防止女兒拿去玩(爸爸只是執行這些動作,沒有跟女兒說)……過了一段時間爸爸走進浴室想叫孩子出來了,赫然發現女兒爬出浴缸,把放在地上的一罐沐浴乳給擠光了……爸爸對著女兒大聲問:「妳為什麼擠掉我們洗澡的沐浴乳!?」
女兒說:「因為我玩泡泡的那瓶,裡面的泡泡沒有了啊!」
爸爸:「那妳也不能擠我們洗澡的這瓶啊!那我洗澡要洗什麼?」
女:「我會再幫你補充進去的(女兒知道家裡有補充包)。」
爸:「這些都要用錢買的妳知道嗎!妳補充進去也是我買的啊!我都已經拿出來外面就是不讓妳用,妳還用!妳擠掉別人的,下次就扣妳零用錢去買!」
女兒跳針的又說:「為什麼?我會再幫你補充進去啊!」
爸爸整個炸掉:「妳給我出來!妳一個月不准在浴缸玩水!一個月不提供泡泡!不准玩了!」
女兒也瞬間崩潰大哭,對著爸爸瘋狂尖叫嘶吼……
我本來在客廳做自己的事,邊聽父女的對話,我放下手上的事情正準備要去浴室處理,這時孩子也包著浴巾從浴室裡哭哭啼啼的跑出來。
我沒有說話,先抱了她一下幫她把浴巾包好,然後我幫孩子擦眼淚跟鼻涕,等女兒比較平靜了才又抱她回浴室吹頭髮、穿衣服,女兒很委屈的說:「我討厭爸爸這樣,他為什麼要這麼兇?為什麼不准我玩泡泡……」
我跟女兒說:「我先幫妳吹頭髮,吹完再說話。」
其實我腦袋也有點打結,我在思考應該怎麼處理比較好……
爸爸會說出「停玩泡泡一個月」這句話應該是模仿我的,爸爸還在學習我的一招半式,只是搞到最後很容易變成「懲罰」的意味。我想起前陣子也發生過女兒擠掉很多洗澡用的沐浴乳去玩,當時我對女兒說:「妳有自己專門玩泡泡的慕絲,不能去擠我們洗澡的沐浴乳,如果玩的泡泡沒了可以跟我講,我會幫妳補充。」因為她當時也是擠掉太多了(有半瓶),而且我是事先有「告知」女兒不能擠我們洗澡用的沐浴乳,但女兒還是擠了,所以那次我停止她「玩泡泡的權利」一週,還是可以玩水,只是不提供泡泡。
那時我運用的是阿德勒強調的「自然合理後果」,讓孩子去修正不適合的行為。我前思後想,爸爸說「停玩泡泡」、以及女兒說「我會幫你補充」,大概都是源於我說的「原話」,只是整個都樓歪了……
爸爸說停玩一個月這句話,態度跟做法比較像是懲罰,自然合理後果的三大重點是:關聯性、合理性、符合人性。整體來說只有關聯性是對應到的,「不玩泡泡一個月」其實不太附合人性,尤其這是孩子平常的消遣跟娛樂,就好像叫大人也「一個月不吃零食」一樣不合理(可能很少數的人做得到,泛指一般人)。
吹完女兒的頭髮,我問她:「妳知道爸爸為什麼說停玩一個月嗎?」
她搖頭說不知道。
很顯然爸爸吼了一堆,她完全聽不懂。
#態度不溫和堅定會有對人不對事的感覺
#孩子也接收不到教育的內容
但我又問她:「那上次媽咪讓妳停玩泡泡一個禮拜,還記得是什麼原因嗎?」
她點頭說:「因為我擠了你們洗澡要用的沐浴乳去玩。」
我就說:「對啊,這次的問題跟上次一樣,妳又擠了洗澡要用的沐浴乳去玩,就算家裡可以補充,但也是被妳消耗掉了,所以爸爸說停玩一個月,就是暫停玩泡泡的權利。」
女兒沒有講話了,大概不曉得該講什麼,我一時也是不曉得該講什麼了。
想了一整天,今晚接女兒放學時主動跟女兒談「泡泡事件」,我問女兒對於這件事有什麼感覺?
女兒說:「我覺得很難過……」
我說:「嗯,那妳想要縮短暫停一個月嗎?一個月是四個禮拜,如果可以縮短成兩個禮拜,妳要嗎?」
女:「要!」
我:「那妳做得到不再亂擠沐浴乳去玩嗎?能控制好自己嗎?」
女:「可以。」
我:「妳要真的確定自己做得到,我才能幫妳去跟爸爸談看看,還有,妳要先跟爸爸道個歉。」
女:「為什麼?」
我:「因為是妳的行為造成別人的困擾,爸爸才會生氣,妳已經是第二次擠沐浴乳去玩了。」
女:「好,那爸爸也要跟我道歉,他也不能這麼兇這麼大聲啊……」
我:「我會跟爸爸說看看,但這是妳先做不該做的事,我們理虧了就要先道歉才能爭取減少暫時權利的時間,我可以幫妳跟爸爸說,至於爸爸會不會跟妳道歉我不能保證,我沒辦法控制別人,以後我們自己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就不會讓別人來說我們什麼,也不會有後面這些事了……」
女兒又問我:「那我跟爸爸道歉了就可以縮短成兩個禮拜嗎?」
我說:「機會滿高的。」
女兒又問:「那我道歉兩次是不是就可以變成暫停一個禮拜就好?」
我:「道歉是為了爭取別人原諒妳,不是討價還價,也不是交換,沒有說多道歉幾次,妳就不用承擔後果了,而且,這已經是妳第二次了,如果下次再發生,代表妳真的沒辦法控制好自己,那可能就會暫停玩泡泡更久。」
女:「噢……好啦那我知道了。」
其實這個對話過程有點辛苦跟冗長,有些概念女兒並不是很明白,我反覆講了幾次,她似懂非懂的,不過也只有透過這種反覆說明及示範協商的方式,孩子才能明白自己要先道歉,才有機會減刑。
等到爸爸回家,我主動跟爸爸說有事情要跟他討論,然後我跟女兒說:「妳有什麼話要跟爸爸說?」
女兒就走到爸爸面前說:「對不起。」
我接著問:「對不起什麼?」
女:「爸爸對不起,我不應該擠光你的沐浴乳去玩……」
我又接著說:「我剛剛在車上有跟她討論過了,讓她跟你道個歉,你給她縮短成暫停兩週不玩泡泡吧!可以吧?」
爸爸就說:「好啦!妳知道了就好,那我們就和解了……」
我又接著說:「女兒說你很大聲的吼她,讓她也很難過,那你可以表示一下嗎?」
爸爸就抱著女兒說:「沒事了啦!以後妳就玩妳專用的泡泡,不要再玩我們洗澡的沐浴乳了。」
#對的人道歉
#錯的人說對不起
#做球給爸爸
#親子間協助溝通的橋樑
#建立爸爸的威信感
#我真是造橋舖路的大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