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左上角的搜尋引擎可輸入關鍵字,例:翡翠、項鍊、月光石、親子教養…等,快速搜尋您想要的文章喔!

2022年5月1日

行至台南


行至台南,竟有一種置身在台北的錯覺,寬敞明亮的街道、茂密青翠的路樹,像極了台北的仁愛路。

台南文化中心旁的草皮和池塘邊自然放養了許多的禽類,樹叢間還有一隻又一隻的松鼠來回穿梭,孩子開心的在草皮上奔跑著,和鴨子們說著我聽不懂的對話。

二十幾年前我來過台南,當時對台南的印象就是個荒煙蔓草之地,有很多的古蹟與小吃,一睹歷史課本裡那些照片中的建築物。二十幾年後的現在,台南發展的好多、好快,連路上的行人穿著談吐也像極了北部人。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只有短暫的停留,我幾乎沒遇到有人說台語,連操著台語口音的都鮮少聽到。

出社會後我也陸續認識一些台南人,有些是工作認識的、有些是參加活動認識的,如果一開始他們沒說,我幾乎不會察覺他們來自台南,我認識的台南人大多充滿文化涵養,而且熱情又熱心,有個長年支持我的客戶曾在我懷孕時從台南寄來兩大箱蔓越莓汁和濕紙巾,那濕紙巾大箱到我現在還沒用完。

還有個飾品電商大哥,每當有好的企劃案就想到我,而我其實並不是他公司旗下的設計師。

還有,我結婚時的證婚人也是台南人,百忙之中一口答應邀約。

實在是族繁不及備載⋯⋯認真細數才發現我認識的台南人真多啊!而我自身力量微渺,助人的不多,受助於人的不少。台南人的熱情在我驅車行經郊外時也見識過,當時遠遠看到有個女騎士摔車倒在路中央,我減速前行,現場陸續有三名經過的騎士停下機車,關心並協助倒地的騎士。

台南的吃食也是鼎負盛名的,這趟行程短暫留宿一晚,用餐幾乎都在飯店裡解決。車子行經之處一間間小吃餐廳映入眼廉,若不是礙於疫情,真想挨家挨個的品嚐!

我喜歡上台南,喜歡這座城市氛圍中所展露出來的寧靜致遠,已不是現今被過多華麗妝點的台北所能夠比擬。

我想起一兩年前有個來自台南的媽媽,帶著兩個小學的女兒前來台北參加我的銀飾課程,孩子們手巧心也巧,一人做了一條項鍊,還加購一份材料做給家裡的小狗當項圈,課後媽媽曾詢問我有沒有可能到台南教課?我說可以,只不過人生地不熟的,需要幫我找人找場地,我可以南下。

思及此,我竟滿心雀躍了起來,雖然這一年多來受到疫情影響,手邊大部分的課程都停擺了,這段時間我專心致志於出書和競賽,學習教養和修心,看似荒廢實則精進,疫情總有過去的一天,前進的腳步卻不會停止。

臨去前我自己拍下與德安百貨的合影,聽說它是在地的指標,充滿許多當地人的回憶,已經在封館出清中。百貨經營16年,我不知道算不算的上是時代的眼淚,至少我這個外地人已感到有些不捨。

我會再來台南的,無論是教課或旅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