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左上角的搜尋引擎可輸入關鍵字,例:翡翠、項鍊、月光石、親子教養…等,快速搜尋您想要的文章喔!

2024年10月14日

權衡輕重


        藥舖的老闆抓起一把何首烏放在金屬盤上,另一手移動秤錘量取藥材,秤桿平衡後將藥材倒在包藥紙上,過程每個動作熟練俐落,除了在古裝戲劇裡外,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種銅桿秤了。

       我時常燉湯,前幾年大多在離家開車要20分鐘的一間藥舖抓藥,藥舖老闆誠懇又實在,藥材新鮮完整,之所以跑到那麼遠的地方去抓藥,是因為孩子的假日保姆住在藥行附近,每隔一段時間藉著接送之便,抓個好幾帖藥材回家,夠我燉上一陣子的湯水。

        Opal逐漸長大,這一兩年沒有送托,也少往那邊的方向去了,庫存的藥材用盡後,我有時煲個香菇雞湯、或是蓮藕排骨,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用中藥材燉煮,懷念起藥膳湯的滋味,也想補補精力不足的元氣,我在住家附近找了間藥行,抓兩帖藥先燉來試試。

        一進門,櫃台裡的老闆正在幫一位客人拿藥,兩人有說有聊的像是熟識已久,老闆看到我站在後方,簡單的向我打個招呼說:「妳好!」又繼續幫前一位客人拿了藥然後結帳,等到那位客人離開,老闆抬頭看向我問:「妳需要什麼?」

        我拿出手機已經存好的藥方畫面遞給他看,說:「我要這些藥材。」

        老闆接過手機,另外拿了張紙,在紙上寫下我的藥方及重量。

        寫完藥方後老闆又問我:「妳要抓幾帖?」

        我微笑著說:「兩帖。」

        「好。」

        老闆拿出兩張包藥紙放在櫃檯上,再從後方藥櫃的掛鉤取下銅秤開始量取藥材。銅桿秤不是什麼新鮮的玩意兒,在現代的生活中卻已經很少見了,連我過去習慣抓藥的店舖,也都是用電子秤抓藥,再裝進透明夾鏈袋包給我,很符合現代人所需的便利性,而且通常都是問我「妳要幾份?」,而不是問我「妳要抓幾帖?」。

        我忽然猜想,眼前這位老闆看起來可能會用傳統的紙張包藥,會不會還拿出麻繩捆住兩包藥材拎給我呢?

        大概是因為沒看過我這個生面孔,老闆問我住在哪裡?我比比方向說:「就在前面那邊,以前比較常經過大溪,在大溪的藥行抓,現在比較沒有去那裡了。」

        老闆秤到一半,還會拿藥材給我嗅聞,然後淡定的說:「這個是真的何首烏喔!還有這個當歸很香吼!」接著他又邊秤藥材邊說:「我剛來這裡的時候,沒這麼多房子,也沒有對面那間大商場,這條四線道的馬路原本只有二線道,連旁邊的水溝都沒有加蓋……妳看看那旁邊的店家,那裡原本還種著尤加利樹呢……」

        「那應該好幾十年前了吧?」我問。

        「都40年囉!現在什麼都不一樣了……」老闆絮絮叨叨的說著,看起來是說給我聽,也像是說給自己聽,而我的注意力卻全都在他手上的那桿秤。我好奇的問他:「這種秤是不是比較好用?現在很多店都用電子秤了。」

        老闆沒回答我,反倒說:「電子秤我也有啊……」他走向櫃檯後方的另一個櫃子說:「我也有個電子秤在這兒。」然後又走回來櫃檯抓起銅秤遲疑了片刻,彷彿想要回答我的問題,卻又欲語還休,然後又低頭繼續抓著藥材秤量。抓好了藥,我想像的那個麻繩拎藥材的畫面沒有出現,老闆知道我要燉湯,貼心的直接把藥材裝進棉袋裡捆緊,省去了我燉完湯後還要撈藥材的辛苦。打包好藥材,他又把那桿秤再掛回後方藥櫃的掛鉤,叮嚀幾句燉藥湯需要注意的事項,我就拿著藥材離開了。

        天氣已經不熱了,晚風徐徐中我悠悠地走回家,不知道為什麼,我對於老闆詢問我「要抓幾帖」而不是「要幾份」的問法,感到專業而溫馨,連抓藥過程的畫面都有一種「賞心悅目」之感,生在現代的人們凡事講求迅速而有效率,許多古老的物品和工具已逐漸式微。仔細想想,電子秤固然便利快速,卻仰賴電力供給,也會因為各種因素逐漸失準,需要定期調整校正,銅桿秤以槓桿原理的操作,小巧靈活外型優雅,老闆無論移動到哪裡取藥都可以機動使用,從古人的智慧中延續了傳統文化之美。

        古人發明的桿秤,秤錘稱為「權」,秤桿稱為「衡」,而「權衡」的過程中就是指估量物品的輕重取捨,成語【權衡輕重】便是由此而來,意指評估事物的輕重緩急、利害得失,更是現代人常用的警世名言。

        買回家的藥材一打開外袋,清香藥氣撲鼻而來,我想起很多年前遊訪杭州,看到許多中藥行都還保留著傳統的烏瓦紅磚等建築,恍若走進歷史課本裡的場景與氛圍。我喜歡都市裡矗立天際充滿前衛設計的高樓,也喜歡鄉村裡古典質樸的老式磚牆建築,無論傳統與現代皆有各自的藝術與智慧,現代人只要轉開瓦斯爐或開啟電鍋即可輕鬆快速獲取熱能來源,不需再費時費力的砍柴生火再熬煮煎藥,現代爐具雖已取代傳統磚灶,然而藥舖老闆用桿秤俐落敏捷的抓藥過程,絲毫不遜於電子秤的量取功能,我回想起老闆那時遲疑片刻的欲語還休,也許是一種對歲月流淌和世代更迭的無聲感嘆吧!

        傳統與現代,取與捨之間,皆是權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