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系列之
搶玩具篇。

本文經當事人(孩子的母親)同意分享。
一如往常的週六,我帶女兒前往音樂班上課。
上音樂課前玩積木,乖乖(朋友的孩子)與Opal(我女兒)發生搶玩具的爭執,我馬上牽著他們的手先移動到旁邊(剛開始兩人都有點抗拒),我就用摟的把兩人都抱近我,我先看著乖乖的眼睛對著他說:「阿姨會很公平的幫助你處理這件事,你願意相信阿姨嗎?」
兩小就開始「抱怨」⋯⋯雙方都說是對方先搶我的⋯⋯巴拉巴拉⋯⋯(這裡的重點是語氣是抱怨,不會「很高昂」)
我就說這裡的積木是共用的,先拿到可以先玩,但是不能去拿對方「已經」在玩的,如果很想要的話要先問對方:「我能不能一起玩?」
我又說:「而且尖叫與哭喊都無法解決問題喔~」
兩人都有點頭⋯⋯
(這時才藝班主任剛好進來講一下課程的東西,孩子注意力被轉移,有點中斷對話)
然後音樂老師這時要上課了,請大家收積木,Opal這時就伸手推倒乖乖蓋好的積木,我馬上又把Opal拉到旁邊,我以為乖乖又會崩潰,但是他沒有,媽媽就跟乖乖一起把積木再疊上去。
我問Opal為了什麼去推乖乖的積木?她說:「兔子老師說要收了啊!」
我就說:「那妳可以先收旁邊散的積木,不能直接推乖乖的,這樣很像泰勒的積木被烏鴉推倒一樣,妳還記得泰勒的感覺嗎?」
(泰勒的積木是一本講述挫敗與陪伴傾聽的繪本,書名:別傷心,我會陪著你。)
Opal沉默沒有說話,接著課程開始,對話暫時中斷。
課程結束後,兩小出來外面玩積木跟小廚房,乖乖用積木拼了一架飛機,Opal拼了一個公園。
突然,乖乖伸手想拿Opal公園的花,Opal就大喊不行!不要!兩人又爭執起來,我走過去先牽著乖乖的手說:「乖乖~我知道你想要那個花,那你記得阿姨剛才說什麼嗎?」
乖乖搖頭。
我就再說了一次要先詢問對方,我跟他說你可以問Opal能不能給你一朵花。
乖乖有點遲疑,我說我陪你一起問,我們一起說:「Opal⋯⋯」
後面乖乖就自己說了:「妳可以借我一朵花嗎?」
Opal就說我不要!
我就對Opal說:「小乖想問妳能不能分享一朵花給他,你這裡有八朵,一朵分享給他玩好嗎?」
Opal又說不要!
我就對Opal說(公共玩具的規則):「這裡的玩具都是共用的每一個人都可以玩,但是一個人不能霸佔太久要輪流玩,那如果妳不願意分享或一起玩的話我現在就會幫妳計時,大家輪流玩,妳玩5分鐘之後換小乖玩。」
Opal又說不要(語氣比較遲疑一點)
我就說:「那我現在給妳選擇,妳要現在分享一朵花給小乖,還是我幫妳計時5分鐘之後妳這八朵花輪給小乖玩?」
Opal想了三秒,她自己拆下一朵花說:「我分享一朵紅色的給小乖。」
小乖拿了花拼在自己的飛機上,對Opal說謝謝。
===== 後記與補充說明 =====
事後我將事件分享給教養課程的老師,老師分析如下:
設立清楚具體明確的規則是重要的第一步,只要孩子沒有當機,只要態度方法正確,孩子都是能夠好好溝通的。直接制止跟教育是需要的,態度也要溫和而堅定,而且也會讓另外一個孩子真正的感受到是公平的、沒有偏心。
妳引導的很好、處理的也很好。
補充:
乖乖在之前遇到同樣情況的反應是很激烈的崩潰大哭又尖叫,我那天想傳達給他的重要訊息是:「我會公平」、「幫忙你」、「請你相信我」。
在先前我與乖媽談話過後,與她達成共識讓我來處理兩小的爭執,在那之前我只是從課程中學習老師所教授的內容,然而日常都只有Opal一個人,我沒有什麼實務操作的機會,而乖乖的反應我覺得比我預期的更理想,很感謝乖媽給我這個機會練習。
另外分享我個人的感受,乖乖在那天要回家之前用小廚房炒了這一盤豐盛的佳餚給我,而且在場的大人都沒有,他就只給我一個人,我覺得蠻感動的,我想這是代表孩子感受到大人對他釋出的善意,然後孩子就也會有實際行動的反饋。
後記:
隔天我們又相約出遊,兩個孩子竟然已經學習到我引導他們的相處模式,乖乖想要Opal手上的東西,他主動問Opal可不可以借他?Opal想了一下說「借你五秒」,然後就開始自己讀秒,時間到又拿回來,乖乖也沒有生氣。
這一次兩小自己的互動我完全沒有介入,雖然我覺得五秒也太短了吧 XDDD 但是看到他們自己能和平的相處而不是用「吵鬧」的方式「爭奪玩具」,我覺得孩子的學習力真是超出我想像的快!他們也進步了!
我忘了是哪一次,在他們有這樣和平交流與互動的情況之後,我抱了他們,對他們說:「這就是互相合作!你們都學到了,莎莎覺得你們很棒,愈來愈進步!」
我覺得滿感動的,也很謝謝友人給我機會練習。我相信只要給予孩子正確的養分,他們就會慢慢的被滋養,長成一個有自信、與他人能合作、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