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左上角的搜尋引擎可輸入關鍵字,例:翡翠、項鍊、月光石、親子教養…等,快速搜尋您想要的文章喔!

2025年4月1日

謝謝

 

        「馬小姐好!」一樓大廳的夜班保全只要看到我,一定會精神斗擻的笑著問候。


        不只是我,對於社區裡的住戶,他幾乎都是如此溫暖的招呼,不僅記得住戶的姓氏,連樓號都記的一清二楚,每當我要領包裏時,不用報上自己的地址,他馬上就能從電腦找出我的物件,有時候我忘了領包裏又正好從大廳出入,他還會熱心的提醒我領取。


        常常我買菜或買晚餐出入大門,兩手拿滿了東西,有時候還來不及從口袋掏出感應磁釦,大門就已經應聲而開,保全大哥在裡面看到了我,直接就幫我開啟大門,甚至從大廳走至我居住的大樓,體貼的將沿途的門禁一路幫我開好。


2025年2月7日

採草莓 × 紅色琉璃瓦


        Opal興奮地在草莓架間穿梭,小小的手輕輕撥開翠綠的葉子,尋找藏在枝葉間的紅寶石。「這顆好大!」她驚呼著,拿起剪刀摘下後,得意地舉起來給我看。我笑著點頭,生怕興奮的她壓壞了這些鮮紅的果實,提醒她小心將草莓放進籃子裡。


        和往年不同的是,這次的草莓園採用高架種植,我和孩子不用蹲跪在泥地裡,採摘起來輕鬆許多。回想過去幾年,我們總是在山腳下那片遼闊的田園中穿梭,彎著腰、沿著田埂小心移動,尋找最紅最飽滿的草莓。


2025年1月29日

醉團圓


        幾年前自己嘗試做醉雞後,幾乎每年過年時,我都會準備這道菜。

        喜歡將它切成許多圓圓的片狀,再擺盤成一個大圓形,佐上深綠色的蔬菜,以及喜氣的紅色枸杞點綴,總覺得它就是一種「團圓」的象徵,是年節很應景的菜餚。

        小的時候過年都要跟一大群親友吃飯,媽媽忙碌的在廚房裡轉來轉去,從一大早到晚上,就為了弄一席總共十幾個人要吃的年夜飯,如此浩大的工程,我至今仍是相當佩服。

2025年1月20日

我的小小讀友


甫一抬頭,看到這樣的畫面,不禁莞薾拍了下來。我想起幼兒時的她很喜歡去公園溜滑梯,她知道我有看書的習慣,總會說:「妳可以帶一本書去看,我邊溜滑梯妳邊看書!」

前幾天晚上帶著Opal去中醫診所,候診還要再等10號,診所的書櫃有不少童書,Opal挑了一本坐下來,我也帶著一本書坐在她旁邊,約莫過了十分鐘,除了翻書及叫號的聲音之外,我感到周遭很安靜,安靜到不像是帶著一個平日裡好動又聒噪的女兒出門。

2024年12月15日

從學員到學姊的這一哩路


最後一場讀書會的這一日,天氣一下子冷了許多,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彷彿也為這場讀書會添了幾分暖意。今天的讀書會,對我來說有些特別,除了明德老師授課之外,也有部分我分享的內容,還有一位新進講師的初次發表,而她的故事更是讓人感到欣慰與感動。

看著她在台上分享,有種看著一位「小學妹」的感覺,她叫姝妤,我們認識是從公益諮詢開始的。當時,她因為孩子的哭鬧及打人問題十分困擾,在育兒過程中飽受挫敗,諮詢過後她採用了我教她的方法,僅僅一週的時間,沒想到效果出奇地好。她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逐漸變得輕鬆和諧,因此也讓她決定加入我們的實戰班,並且接受講師培訓的課程。今天,能與她並肩站在這裡,看到她也能用自己的故事啟發更多的家長,是三年多前我加入正向教養學習時所意想不到的。

2024年11月23日

回憶與現在


門市明日營業最終回,躺地寶也不再躺地耍賴了。

這間星巴克裝載許多我育兒與創業的回憶,無論是寫作出書、繪製設計圖、演講簡報、商務洽談⋯⋯更重要的是育兒喘息空間,許多我與Opal一打一的日子,在這裡度過。

挑高空間與現代工業風的設計,多款式的座椅提供不同談話性質或聚會的需要,鋼骨裝設大片的落地窗,即使坐在店內,也能欣賞窗外的四時明媚。

這裡可以說是我近十年來生活的一部份,即將於明晚熄燈。

拜拜~桃大星巴克。

2024年11月18日

搞懂氣質就能搞定孩子 - 鳳鳴公托演說


        「滿足孩子的需求,是不是就凡事都要順著他?」在過去的諮詢及講座中,許多父母曾向我詢問的問題。

        當然不是的,正向教養不是溺愛,也不是傳統權威,然而到底該怎麼做,是許多父母心中的疑惑,也是我過去難以拿捏的分寸。

        這次的講座雖然因腸病毒的關係改為線上,但依然充滿溫暖與交流的氛圍。非常感謝鳳鳴公共托育中心的園長及團隊,能夠在突發狀況下迅速調整,將實體講座轉為線上形式,並且擴大宣傳,讓更多父母能夠參與,不僅讓原本的參加者受益,也為更多家庭帶來啟發與支持。

        九大氣質的主題我已分享很多次,不同於以往的是這次我特別修改內容,花了許多時間俢改準備,以更大量的情境以及故事型態,讓父母們更能理解親子教養的「案發現場」,父母們走過的路,也是我曾走過的歷程。

        從阿德勒的「行為目的論」中的五大需求,讓父母理解每一個孩子行為背後的因素,再進行九大氣質的說明,讓父母們了解孩子與生俱來的特質,我帶著父母們運用這些架構,去理解孩子,接受孩子的特質,並給予適性教育,在特定的條件及前提之下滿足孩子的需求,同時也教導孩子尊重他人及環境。

        感謝張李明德老師的引薦,以及鳳鳴公共托育中心的用心安排,感謝家長們的積極參與,也感謝每一位願意理解孩子、努力學習的父母,父母的愛與學習是孩子一生受用的禮物。

        希望這次的分享能成為大家陪伴孩子旅程中的小小助力,也期待未來能與更多家長攜手同行,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理解與支持中茁壯成長。

        沒有聽到這一場的父母們,在12/1我還會在Baby iSwim水貝比親子坊發表,觀迎有興趣的父母們一同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