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孩子的需求,是不是就凡事都要順著他?」在過去的諮詢及講座中,許多父母曾向我詢問的問題。
當然不是的,正向教養不是溺愛,也不是傳統權威,然而到底該怎麼做,是許多父母心中的疑惑,也是我過去難以拿捏的分寸。
這次的講座雖然因腸病毒的關係改為線上,但依然充滿溫暖與交流的氛圍。非常感謝鳳鳴公共托育中心的園長及團隊,能夠在突發狀況下迅速調整,將實體講座轉為線上形式,並且擴大宣傳,讓更多父母能夠參與,不僅讓原本的參加者受益,也為更多家庭帶來啟發與支持。
九大氣質的主題我已分享很多次,不同於以往的是這次我特別修改內容,花了許多時間俢改準備,以更大量的情境以及故事型態,讓父母們更能理解親子教養的「案發現場」,父母們走過的路,也是我曾走過的歷程。
從阿德勒的「行為目的論」中的五大需求,讓父母理解每一個孩子行為背後的因素,再進行九大氣質的說明,讓父母們了解孩子與生俱來的特質,我帶著父母們運用這些架構,去理解孩子,接受孩子的特質,並給予適性教育,在特定的條件及前提之下滿足孩子的需求,同時也教導孩子尊重他人及環境。
感謝張李明德老師的引薦,以及鳳鳴公共托育中心的用心安排,感謝家長們的積極參與,也感謝每一位願意理解孩子、努力學習的父母,父母的愛與學習是孩子一生受用的禮物。
希望這次的分享能成為大家陪伴孩子旅程中的小小助力,也期待未來能與更多家長攜手同行,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理解與支持中茁壯成長。
沒有聽到這一場的父母們,在12/1我還會在Baby iSwim水貝比親子坊發表,觀迎有興趣的父母們一同交流學習。